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当地俗称“军马场”)位于东营市北部黄河入海口地区的河口区和垦利县,北临渤海、南跨黄河,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约790平方公里,折合118万亩以上。生产基地机关位于河口区孤岛镇。
济南军区军马场大门
1959年,济南军区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军区孤岛农牧场”,战士们开荒种地、开辟牧场、筑坝修堤、植树造林,是这里最早的拓荒者。先后接收国营孤岛林场、青坨农场、黄河农场六分场、同兴农场。1963年12月成立济南军区军马场,曾一度是全军第二大军马场。主要任务是饲养军马,先后为济南、南京、武汉、昆明、福州等五大军区提供军马2万余匹,1989年停止养军马。1990年11月成立开发局,向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转型;1992年12月,成立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为正师级单位;2004年8月改称黄河三角洲农副业基地,为副师级单位;2014年2月更名为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2020年8月成立东营市国有独资公司军马场集团,2021年8月26日,军马场集团接收原基地移交的人员、部分土地和资产正式运营。
送战马到军营
女子放牧班
1969年10月,济南军区马场从各连队挑选了10名思想觉悟高、身体素质好的年轻女同志,组成军马场个女子放牧班。1983年组建了济南军区马场马术队,其中运动员12人,担负马术训练和参赛,其次是进行种马培育和幼驹调教,有时还参加和配合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建队以来马术队先后参加过五次全国性马术锦标赛和三次国际性马术通讯赛,分别夺得了5个团体名次和49个单人名次。军马场大力持续开荒植树,到1986年在黄河故道两侧营造2条宽100~150米、长20公里的当时华东地区更大的人工刺槐防护林带,还在荒碱地栽种大量柽柳,试种沙棘。济军生产基地有广阔的草场资源,早期以生产军马为主,牧业较为发达。1986年,济军生产基地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业,主要养殖对虾和淡水鱼类。制药厂以当地野生中草药资源为原料,生产“仙河” 牌各类中成药。药厂下辖山东更大的梅花鹿养殖场。1986年,济军生产基地加快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1995年果树面积达到3000亩,林地总面积8万亩左右。 “牧马神仙沟观落日,扬鞭大草原迎东风”是官兵们当年生活、工作的真实写照。芦苇摇曳,芦絮飞扬,他们辛勤劳作,驯养的3万多匹军马、军骡成为运送物资的重要力量。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结构,集团现有5000余人,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黄河王酒业有限公司、军绿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二级公司8个,主要产品有农副产品、酒水、机械加工三大类。主要依托10余万亩农业种养殖的土地资源,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进行水产、畜牧养殖和果蔬种植等,军绿品牌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山东”称号。集团还拥有2.7万余亩成方连片广袤林业资源,不仅为驻地带来了生态和社会效益,还为保护黄河尾闾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万亩刺槐林”被评为4A级景区、山东省原生态旅游景区、山东省森林公园。发展农业具有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优势,现代化程度较高。先后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石油化工、轻工、机械制造、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为主的资源型工业,能生产机制纸、石油制品、锆化品、农业机械、山东白酒、中成药、建材、食品等八大类近百个规格品种的产品。
军马场生产的山东白酒名声在外,有军中“小茅台”的美称。始产于与济南军区军马场合并前的共青团林场。军马场酒自1962年开始酿造,是有近60年历史的品牌老酒。采用传统悠久的泥池续槽,固态发酵酿造工艺,酒质纯净,口感绵甜醇厚,不口干不上头,余味悠长。由于当时没有正式的名称,又是军马场生产的,所以大家习惯叫它军马场酒、马场酒。现在市面上的正宗的军马场酒品牌有欣马牌、军绿牌和黄河王酒。窖香浓郁、清澈透明、绵甜醇厚、尾净余长等特点。
东营军马场西瓜远近闻名。西瓜皮薄汁多、甘甜爽口。因是沙土种植,黄河水浇灌,又是大面积栽培,专业农业专家科学管理、合理施水施肥,因此军马场的西瓜品种优良,远销到东营附近市县,甚至北京、天津一带。
老一代军马场人艰苦创业为保国防,在荒岛上建起了养马基地,培育驰骋疆场的战马,支援了国防建设。新一代军马场集团人赓续老马场精神,培育打造驰名中外的“军绿”牌产品。把孤岛打造成了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
下一篇:军马场酒,东营的金字招牌酒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